問:白居寺的簡介?白居寺的介紹?
答:白居寺簡介:白居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位于西藏江孜縣境內。十五世紀初始建,是藏傳佛教的薩迦派、噶當派、格魯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廟。白居寺是漢語名稱,藏語簡稱“班廓德慶”,意為“吉祥輪大樂寺”,位于江孜縣城東北隅,拉薩南約230千米處,距日喀則東約100多千米,海拔3900米。
白居寺,意為“吉祥輪勝樂大寺”,通常簡稱為“吉祥輪寺”,漢文“白居寺”即成一藏語簡稱的音譯,創(chuàng)建于15世紀中葉前半期(1418~1436年)。由于期悠久的歷史,精美完整的建筑和特殊的宗教價值,以及寺塔內保存相當完好、難以數計的精美壁畫和造像,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(1427年),歷時10年竣工。它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筑,塔中有寺、寺中有塔,寺塔天然渾成,相得益彰,它的建筑充分代表了13世紀末至15世紀中葉后藏地區(qū)寺院建筑的典型樣式。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紀念碑性質的大型建筑群,因此也有“西藏塔王”的美譽。白居寺由大殿、吉祥多門塔、扎倉和圍墻四大建筑單元組成。
錯欽大殿:始建于14世紀末期,迄今為止已有500多歲的高齡了,錯欽大殿高三層,下層是立有48根立柱的大經堂,立柱上掛滿了年代久遠的絲織唐卡佛像,全寺塑像風格都非常有特色,經堂正殿供奉三世佛,兩側各有東、西凈土殿;因為要兼容花、白、黃三教,因而全寺塑像的風格也不同于別處,此殿表現最為明顯。經堂西北有一尊強巴佛的鎏金銅像,高有8米,據說是用14000公斤黃銅鑄成的。
錯欽大殿的二層則是拉基大殿,全寺最高級別的“拉基會議”就在這里舉行,周圍還有幾間佛殿,覺登殿里的一尊直徑3米的立體壇城與東廂殿里的文殊菩薩和十八羅漢塑像,也都已經有了500多年的歷史了,當你進到第二經堂里,迎面而立的一列佛像,儀容飽滿,身著華服,姿態(tài)各異,每尊佛像做出不同的手印,眼神若視若移,俯瞰蕓蕓眾生,默默的穿行在殿內,在昏暗的光影里,接受諸佛的審視。在三層有一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,殿內的壇城壁畫也頗有名氣,六菱形的蓮花藻井也非常罕見。
白居塔:即“菩提塔”,也就是白居寺的標志性建筑,有“十萬佛塔”之美譽,藏語稱這座塔為“班廓曲顛”、意為“流水旋渦處的塔”,白居塔高32米有余,有九層,我當初跟朋友去看的時候,還戲稱九層玲瓏塔,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而成,全塔有77間佛殿,108個門,還有神龕和經堂等等,是中國建筑史上獨一無二的珍品,殿堂內繪有十余萬佛像,因而得名“十萬佛塔”。塔內還保存有千余尊泥、銅、金塑佛像,堪稱佛像博物館。從塔西的入口進入可以沿著樓梯一直上到塔頂端,如果找不到上去的樓梯,最好四下轉轉,有的樓梯的確是比較隱蔽的。
壁畫:白居寺的壁畫可以說是聞名整個西藏,走到略為明亮的廊外,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更多壁畫內容。游覽白居寺的壁畫,就像走進了深奧的佛國世界。壁畫內容分為顯宗、密宗和歷史人物三類。顯宗內容細分為經變故事、佛傳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三類,畫面主要集中在大殿一層經堂、回廊、吉祥多門塔四層各殿和一層凈土殿、兜率宮殿等殿。
在繪畫方法上,白居寺的壁畫相比較西藏其他很多寺廟都顯得獨具特色,其中,背光是白居寺壁畫裝飾內容中的一大重要特征,由光頭和身光兩部分組成。白居寺壁畫中常見的背光有舟形、龕形和橢圓形、馬蹄形幾種,特點是造型精細、紋樣豐富、講究對稱,色彩對比強烈又不失和諧,壁畫給人感覺精美莊重。
大殿一層經堂、回廊、吉祥多門塔,東西凈土殿和兜率宮等殿所繪的主要題材還是密宗。如果你是對藏密佛教感興趣的游客,可以在大殿一層東西法王殿、金剛街殿以及三層無量宮殿和吉祥多門塔一至五層佛殿中找找看。至今仍讓整座寺廟錦上添花的依然是那些優(yōu)雅的壁畫,壁畫上的佛、菩薩和高僧大德的造型莊重典雅、簡潔流暢、層次分明、色彩鮮亮,其技法嫻熟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。置身其間,菩薩慈祥的面容、關愛的神情,把虔誠的朝拜者一下子帶入了清澈明亮、纖塵不染的超然境界,這里的壁畫也讓整座寺廟有了獨到的藝術價值。
白居寺門票60元,開放時間是早上9:00-下午19:00,其中部分寺廟是可以拍照的,想拍十萬佛塔還要10元,只不過佛塔內大多數物資光線都比較暗,正確的拍照方式是長時間曝光,可以用三腳架,或將相機放在固定的物體上。切忌使用閃光燈,用閃光燈對壁畫和雕塑有影響,而且照片中會出現高光點,效果會受影響。
去白居寺游玩,可以在日喀則市內找班車,也可以坐專車過去,當初我參加了拉薩青年旅行社的團游,就是樂雯:136 5954 2368(電話也是微信)安排的司機和專車,送我們去白居寺游玩的,司機熟路,服務太多還是很不錯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