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穆朗瑪峰(Everest),簡稱珠峰,又意譯作圣母峰,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,在中國西藏日喀則地區(qū),終年積雪。高度8844.43米,為世界第一高峰,中國最美的、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。
在喜馬拉雅山脈之中,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,8000米以上的有16座,著名的有南峰、希夏邦馬峰、干城章嘉峰。“喜馬拉雅”在藏語中就是“冰雪之鄉(xiāng)”的意思。這里終年冰雪覆蓋,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寶劍,一條條冰川像蜿蜒的銀蛇。其中最為高聳的則是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界上的珠穆朗瑪峰,它以高達8844.43米的高度,是世界最高峰。
珠穆朗瑪峰,峰高勢偉,地理環(huán)境獨特,峰頂?shù)淖畹蜌鉁爻D暝诹阆?4℃。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,冰川、冰坡、冰塔林到處可見。峰頂空氣稀薄,空氣的含氧量只有東部平原地區(qū)的四分之一,經(jīng)常刮七八級大風。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。風吹積雪,四濺飛舞,彌漫天際。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,很早就為人們所注目。1960年中國登山運動員和科學工作者不畏艱險,克服重重困難,首次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,創(chuàng)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。從60年代起,中國科學工作者對珠峰地區(qū)進行了全面考察,在古生物、自然地理、高山氣候以及現(xiàn)代冰川、地貌等多方面,都獲得了豐富而有價值的資料。1975年,中國測繪工作者在中國登山隊的配合下,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,精確地測定了它的高度,并繪出了珠峰地區(qū)的詳細地圖。所有這些,為中國開發(fā)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資源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科學依據(jù)。
珠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地區(qū)原是一片海洋,在漫長的地質(zhì)年代,從陸地上沖刷來大量的碎石和泥沙,堆積在喜馬拉雅山地區(qū),形成了這里厚達3萬米以上的海相沉積巖層。以后,由于強烈的造山運動,使喜馬拉雅山地區(qū)受擠壓而猛烈抬升,據(jù)測算,平均每一萬年大約升高20~30米,直至如今,喜馬拉雅山區(qū)仍處在不斷上升之中。
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,威武雄壯,地形極端險峻,環(huán)境異常復雜。雪線高度:北坡為5800—6200米,南坡為5500~6100米。東北山脊、 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(北壁、東壁和西南壁),在這些山脊 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,總面積達1457.07平方公里,平均厚度達7260米。冰川的補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(zhì)形成。冰川上有千姿百態(tài)、瑰麗罕見的冰塔林,又有高達數(shù)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 冰裂隙,還有險象還生的冰崩雪崩區(qū)。
珠峰不僅巍峨宏大,而且氣勢磅礴。在它周圍20公里的范圍內(nèi),群峰林立,山巒疊障。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,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處的“洛子峰”(海拔8463米,世界第四高峰)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峰,東南面是馬卡魯峰(海拔8463米,世界第五高峰) ,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 ,西面是努子峰(7855米)和普莫里峰(7145米)。在這些巨峰的外圍 ,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遙遙相望: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(海拔8585米,尼泊爾和錫金的界峰);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、8201米的卓奧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。形成了群峰來朝,峰頭洶涌的波瀾壯闊的場面。